双辊整粒机采用创新的工作原理----利用物料内在的缺陷,对物料施行多点、分时加载,以剪切力取代挤压力、撞击,从而更加高效地破碎、整粒物料。
主要特点是处理能力大、电耗低、易损件消耗少、结构紧凑(外形尺寸小、高度低),特别适用于矿山、建材、煤炭、冶金等行业长时间、高负载、高产量运行。
	
应用范围
双辊整粒机适用于从湿粘物料(如铝矾土、镍土矿、粘土等)到中硬度物料(如石灰石、石膏、煤炭、磷矿等)的初级、次级及三级整粒破碎)。
	
物料通过皮带机或板式给料机均匀喂入整粒机,高扭矩、低转速转子以固定差速相向或相反转动。物料被转子的多个破碎齿夹住,受到多点负荷而产生应力,具有缺陷的物料因受到张力而破碎。剩余大块物料被转子上的破碎齿和篦板上的固定齿破碎,以获得三维方向上均受到控制的产品粒度。由于破碎齿交错排列,转子呈深漩涡形,可将大块物料从机器的一端带到另一端,使其沿转子的全长分布。通常转子采取相向转动的运行方式,特别是对湿粘物料;转子反向转动主要用于次级、三级破碎。
处理量取决于入料口长度和转子转速,排料粒度决定于两转子中心距、破碎齿排数和齿形。
- 
	
传动方式
传动系统采用单电机或双电机,通过液力偶合器、硬齿面减速机、联轴器等带动两个转子,即使有大量物料堆积在转子上也可起动。
两转子中心距固定或可调。两转子中间下方可装配篦板体,对物料实行再破碎。
 
		 - 
	
转子
转子由轴、星轮、破碎齿、轴承装置等组成。星轮依次相差一定角度装配于轴上,破碎齿呈螺旋线排列,有利于破碎时轴的受力均衡、减少负荷的急剧波动。星轮与轴的结构设计使星轮的更换非常便捷。星轮轮齿表面堆焊耐磨硬质合金,提高破碎齿的寿命。选用适于低速、重载、多尘工况的轴承,润滑采用干油自动集中润滑,配监控传感器,当润滑系统工作不正常时向主控室发出信号。
 - 
	
齿辊
可更换的清扫齿安装在壳体的内侧,以防止破碎湿粘物料时转子堵转,侧壁可开启,便于清理和更换清扫齿。
 - 
	
行走车轮
整粒机可安装于混凝土基础上,也可配置装有减速电机的行走车轮,将机器安装于钢结构框架上,以便于检修维护。
 
| 
					 设备型号  | 
				
					 
						生产能力(t/h)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进料粒度(mm)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排料粒度(mm)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电机功率(kw) 
					 
				 | 
			
| 
					 500  | 
				
					 100-300  | 
				
					 ≤250  | 
				
					 25-50  | 
				
					 160*1  | 
			
| 
					 625  | 
				
					 200-600  | 
				
					 ≤300  | 
				
					 60-100  | 
				
					 160*2  | 
			
| 
					 750  | 
				
					 300-800  | 
				
					 ≤350  | 
				
					 75-125  | 
				
					 315*1  | 
			
| 
					 1000  | 
				
					 600-2500  | 
				
					 ≤1000  | 
				
					 200-300  | 
				
					 220*2  | 
			
| 
					 1250  | 
				
					 1000-6000  | 
				
					 ≤1300  | 
				
					 200-350  | 
				
					 355*2  | 
			
| 
					 1500  | 
				
					 4000-14000  | 
				
					 ≤1300  | 
				
					 250-400  | 
				
					 550*2  | 
			
		
										
										
										
    			
    			
    			
LinkedIn
Twitter
Facebook
Instagram
YouTube